大忠 次忠 下忠

更新: 2023年05月31日
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
【明慧网二零二三年五月三十一日】“忠”是中国传统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理念。“忠”字在字形上是中从心,即言、事皆出于心,也就是忠诚、正直、无私的意思。但一提到忠,很多现代人立刻就会想到“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,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”。其实,从史料看,华夏子民从周朝甚至更早就讲“忠”。

从古至今,忠于职责是每个工作岗位的职业伦理。在现代社会中,许多人认为,把份内的工作都做完了,就是忠于职责;跳槽和辞职更是毫无顾忌。这都是时代变迁和道德下滑的产物。

孔子的“事君以忠”应该是指在尊敬君主的天赐王位的前提下,为国为民,即忠于君主、忠于国家、忠于人民。从个人品德看,“忠”指忠于事业、忠于职守、忠于大众、为人厚道。

下面讲几个古人的“忠”的故事。

大忠

《荀子》上说:“让君主明白甚么是符合道德的言行,使君主同化于善,是大忠。如周公之于周成王。”

《史记》记载,周公孝顺、具仁德。周武王去世后,成王幼小,周公担心天下人听说武王去世而背叛,就宣布代替成王处理政务。在七年摄政过程中,周公除了尽力处理国政,最重要的是他用心教导成王为君之道。《尚书•无逸》中记录了周公对成王的教导,周公说:“国君不可贪图逸乐,了解了农耕的艰辛,才能体恤人民的辛苦。先文王节俭勤政,亲自参与人民的建屋、开垦,仁德谦恭,抚恤百姓,从早忙到晚,没有时间吃饭,不敢耽于游猎,恭敬地操劳政事,所以能在位长达五十年。”

《尚书•召诰》也纪录了周公教导成王要行德,才能使天命长久。周公对成王说:“我们不可不借鉴夏与殷朝,他们因为不重视行德,才提早失去天赐的福泽而灭亡。您初理政事,要赶紧推行德政,愿王不要放纵百姓做违法的事情,也不要用杀戮来治理人民,这样才会有功绩。愿王成为天下人德行之首,让人民效法,以发扬王的美德。”

周公尽忠职守,以德化育成王,成王与康王统治周朝期间,社会安定、百姓和睦、刑罚四十余年不用,史称“成康之治”。

次忠

《荀子》上说:“以道德匡正君主而辅佐他,是次忠。如管仲之于桓公。”

《史记》评价管仲是贤臣,能发扬桓公的优点,匡正他的缺点。孔子评论管仲,说他辅佐桓公,称霸诸侯,一匡天下;但他的住宅与所用仆役奢华,可比君王,是不节俭以及违背礼制。

管仲能匡正齐桓公的缺点,例如《史记》记载,桓公打败鲁国并与鲁在柯地会盟时,鲁庄公的臣子曹沫在宴会上以匕首劫持齐桓公,要求齐国归还鲁国在战争中的失地,齐桓公被迫答应后,又气愤不想归还土地并要杀曹沫,但管仲劝谏说不该逞一时之快,失信于诸侯。诸侯们知道这件事情后,都认为齐桓公有信誉,都愿意归附齐国。

但管仲的德行不足以象周公一样,化育君主明德从善。管仲离世前,曾建议桓公不可用易牙、开方等四人,但管仲死后,齐桓公仍然重用这四个善于奉承的佞臣,导致他们专权、紊乱朝纲,致使齐国衰败。

下忠

《荀子》上说:“劝谏君主的过失,但导致君臣相互怨怒,是下忠。伍子胥之于吴王夫差是一个例子。”

伍子胥尽忠辅佐吴王阖闾,让吴国在经济上富足,军事上成为当时的强国。夫差继任吴王后,伍子胥继续辅佐夫差。《史记》记载,吴国打败越国后,伍子胥劝谏夫差灭了越国,但夫差不听,反而采纳了收受越国礼物的太宰伯嚭的意见,让越国附庸于吴国,而不斩草除根。伍子胥三次劝谏夫差说:越王句践能吃苦耐劳,食不重味,关心百姓,将有所作为,越国会是吴国的心腹大患,希望大王不要听信越国人的花言巧语,应该放下齐国先攻打越国,否则将来会追悔莫及。

太宰伯嚭与伍子胥早有嫌隙,便在吴王面前毁谤伍子胥,说他不被重用,就心怀不满、怨恨君王。吴王早就对伍子胥不满,于是赐剑给伍子胥,要他自杀。自尽前,伍子胥告诉门客说:“我死后,请挖出我的眼睛,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,我要看清楚越国是怎样进入都城,消灭吴国的。”伍子胥死后九年,吴国被越国所灭。

伍子胥虽然尽忠职守,但未能匡正君主的过失,还因为劝谏导致君臣反目,所以只能算下忠。

说到下忠,顺便一提“国贼”。赵高之于秦朝二世皇帝胡亥便是“国贼”。

结语

“忠”始于诚和敬。忠于职责不只是把份内的事情做完了,而是对职责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不私。古人谈忠,强调“不欺”“竭诚”“信诚”的绝对性和神圣性,把忠视为做人的重要德性。“忠”与“五常”(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)之“信”相辅相成。现代人从自己做起,找回“忠”的概念和品德,是人恢复诚信、不再以权职谋私、从内心生出良善的职业道德(操守),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必经之途。

(c)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。
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