丈夫的转变


更新: 2019年11月05日
【明慧网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五日】我曾经是个药罐子,每月必然有几天是要吃药或打针的。修炼法轮大法十四年后的我,健康、开朗、果敢、善良。多年的单纯性鼻炎、腰伤、经常持续高烧、胃病等都不知不觉地消失了,还在预产期前一个多月参加了多门考试而安然无恙。

经历过纸醉金迷的生活,也度过了艰难困苦的绝境,什么都无法动摇我对法轮大法的正信。回首过去的一切,庆幸法轮大法阻止了我灵魂的沉沦,感恩师尊的慈悲救度。正如歌中所唱:“当我掉入迷途,只有您,将我麻木的心灵轻轻唤醒;当我沉沦之时,只有您,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。不知该如何的感谢您,法轮大法照亮了我的心底;不知该如何的报答您,法轮大法给了我新的生命。”

从我修炼开始,丈夫好象换了一个人。从以前的百依百顺到蛮不讲理、甚至离家出走,为了我的提高真是演绎了一场又一场。

最初,在小矛盾中,我做得还行。只要他一对我不好,我就很得意的想:这不,考验来了。知道是冲自己提高来的,所以根本就不动心。但是正如师父讲的:“可是往往矛盾来的时候,不刺激到人的心灵,不算数,不好使,得不到提高。”[1]后来在许多家庭矛盾中,由于直接触及到我很深的执着,我没有用修炼人的标准来对待,心里总是愤愤不平,觉的我已经改了很多,作出许多让步,而他还不识好歹。表面上在修忍,却在心灵深处狡猾地隐藏着对丈夫的怨恨之心。

因我长期抱着执着不放,导致夫妻关系变的非常紧张,因此丈夫把所有的愤怒都转嫁到大法身上,一听到我提大法就跳得老远,怒气冲天,最后竟然在一次争执中撕毁了我的大法书,婆婆则在一旁破口大骂师父。那一次,看着被撕烂的师父的照片,我流着泪感到深深的悔恨,也意识到修炼正法是多么的严肃,修得不好,甚至可以亲手毁掉身边的亲人。

师尊说:“所以你们做的每件事情,哪怕你在常人中平衡好家庭的关系,平衡好在社会上的关系,你在工作单位里的表现,在社会上的表现,不是简简单单的敷衍敷衍就行了的,这一切就是你的修炼形式,是严肃的。”[2]于是我决心一定好好修,挽回造成的损失。

从此,我从每一件小事修起。当丈夫出差在外,我一个人既带孩子又上班劳累不堪时,一改往日的气恨,心里一遍遍的背:“恶者妒嫉心所致,为私、为气、自谓不公。善者慈悲心常在,无怨、无恨、以苦为乐。觉者执著心无存,静观世人,为幻所迷。”[3]

渐渐的,风尘仆仆回家的丈夫再也看不到我使脸色了。意见不同发生争执时,我就想师父的法:“难忍能忍,难行能行”[1]。先是咬牙切齿的忍着不出声或者出门散心,再后来就不觉的生气也不喜欢争辩了。平时说话注意声调与语气,尽量不用反问句,不冷嘲热讽、恶语相向。对生活中的苦累也很少抱怨和发脾气了,还主动做以前不做的家务。对曾经在我的家庭矛盾中煽风点火、推波助澜的婆家人,过节团聚的时候,时不时捎带礼物给他们,不定期让小孩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候,同时,长时间发正念清理对公婆的怨恨和记仇心,过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彻底不计前嫌。整个过程中,我深刻体会到了“忍”在不同层次中的不同体现和内涵。

随着我修为的提高,丈夫的性情也发生了很大改善,但是由于害怕中共的迫害仍然对大法敬而远之。于是,我利用给孩子讲故事的机会让在一旁的他也得以听传统文化故事,使他明白敬重天地,形成良好品行和操守是做人的基本原则,“舍生取义”是传统美德,大法徒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是不识时务,而是一种坚持善良和真理的高尚情操;别人对他不好的时候,我用大法的法理开导他去原谅别人;指导学生的时候,我告诉他:传道、授业、解惑是教师的基本操守;评职称的时候,我劝导他一定要诚实,不能象其他人一样弄虚作假,要顺天意而行;别人给他送礼时,我告诉他有失有得的法理……丈夫终于对大法有了正面的认识,有时还会教孩子学习“忍”。

为了忏悔曾经对大法犯过的错事,丈夫给师父法像上香请求原谅,并发表了郑重声明。每天临睡时,还要抢着翻墙看新闻呢。以前急躁、自私、小气的他变的宅心仁厚、不贪不占。他培养的学生即使入学时底子不好,毕业时总是出乎意料的优秀;评职称时因为他不浮夸不作弊,材料如实准备,初看起来竞争力远不如别人,可是在残酷的层层淘汰过程中他安然留了下来;以前看不上他的人都惊讶的跟我说:以前怎么不知道他其实这么能干、厚道呢?

这一切的表现证实了师尊的讲法:“那么也就是说,别小看今天的人类社会,不只是大法弟子在修炼,人也都在其中。他们也在被熔炼着。在生活中、在工作中、在不同的环境中,他们遇到的问题、思想的思考、一直到他们的行为,都在摆放自己,都在善与恶较量中摆放自己。”[4]

注:
[1] 李洪志师父著作:《转法轮》
[2] 李洪志师父著作:《各地讲法七》〈二零零六年加拿大法会讲法〉
[3] 李洪志师父著作:《精進要旨》〈境界〉
[4] 李洪志师父经文:《二零一八年华盛顿DC讲法》


https://www.minghui.org/mh/articles/2019/11/5/丈夫的转变-3845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