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都说这个老师不一样

更新: 2019年10月18日
Twitter EMail 转发 打印
【明慧网二零一九年十月十八日】当下的社会环境,学生课后找老师辅导已经是个常态。我也经常给同事或同事近亲属家的孩子辅导。过程中,什么样的孩子都有。不管什么情况,我都尽量让孩子通过我感受到大法的美好。

去年离高考七十天,临时接一个高三班级,这个班级有个同事家的女孩。这个孩子比一般孩子胖很多很多,吐字也不是很清晰,反应和表达都比较慢。我接手之后,由于我的时间安排的很满,同事(孩子的妈妈)就安排由另外一老师(了解这个孩子)和我一同给她辅导不同的模块。这个老师和我说:这个孩子可笨了,说过多少遍都不会,差不多就行了。意思就是对付对付得了。我说:其实这个孩子很可怜,自己那么努力,还不见成效,她也很苦恼的。

第一次给她辅导时,感觉到她很紧张,我没有急着给她讲知识,而是先和她沟通,站在她的角度,说出她的想法和顾虑——你很想让自己的成绩提高上来,回报妈妈和老师们!(妈妈所教学科外,其余科都找老师辅导,但几乎都不见成效),但结果不如意,又自责自己很无用。孩子落泪了。然后,我结合我教的学科知识,讲解她目前的情况:带着很多思想包袱,身体就会产生不利于学习记忆的物质,如果心情愉悦、平和,身体产生的物质就有利于记忆学习,让她明白了“物质和精神是一性”[1]的道理。过程中,明显感觉孩子轻松了。

第二天,孩子妈妈见到我说,孩子可愿意听你给她讲的了,没事你和她多唠唠吧!他们班的学生可喜欢你了,都说这个老师和其他人不一样。后来孩子妈妈就只让我辅导孩子,哪怕一周只辅导两次。结果孩子高考成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超出二本二十多分,比平时多出一百多分。我觉的孩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進步,是因为听闻大法的结果。

开始时我真的不想给这个学生辅导,觉的浪费时间,但每当同事打电话或当面说帮帮孩子的时候,我又很难说出拒绝的话,有时不能立即做出决定,需要缓冲。缓冲的过程中是在纠结:上课就要占去我的时间,这和师父教导的“无私无我”相背离,不符合大法的标准。同事或家长找我就是因为孩子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,和自己遇到的孩子也都是先天的缘份。

经过这样的梳理,自己不再纠结了,很快回电话,约定上课的时间。合理安排时间,也没耽误自己的修炼。每个辅导过的孩子回家都和家长说喜欢我这个老师,说我和别的老师不一样:能一次解决的不来两次,哪怕延长时间;孩子能在家完成的就让其在家完成,不占用辅导时间;如果能电话询问的就不用见面,我把自己的电话给学生,随时可以问。

但有时也有思想波动的时候。现在我辅导的这个学生,是一个不学习的孩子。假期时,班主任和我说了一下学生的情况,求我就算帮他(班主任)忙了。一想自己的大法弟子的身份,也就不能推脱了,勉强答应。问啥啥不会,初中基本没认真学过。第一天下来,很上火,真的不想给辅导了。办公室的另一学科老师(也给这个学生辅导)说:你咋那么实在呢?不用老给他讲,让他自己看,不会问你。要不你就和他唠唠嗑,他可愿意唠嗑了。我说:你能和他唠嗑,我不能啊。同事笑了,说:对呀,你们不能那么做,你们干啥都认真,你们讲“真”。

师父告诉我们遇事向内找。我反思自己:自己为什么不想辅导了?有瞧不起学生的心理,有嫌麻烦、怕没成绩的想法,更有一种对付的心态。不符合师父讲过“全力去做,做就把它做好,否则的话就别做。”[2]的法理,既然自己答应做的事,就应该尽心尽力做好,过程很重要,不要注重结果。理顺了自己的思维,摆正基点,就把他当成一个新学生,从头开始。指导学生这科怎么学、怎么记、怎么答。

假期结束后,我以为新学期不辅导了,结果开学后,班主任找我说,我这科还得辅导,学生觉的会点了,也想学,那就坚持到高考吧,也就三个月!当时我没有了勉强的心理,就答应了。因为我知道我是师父说的“做事为他人着想”“在哪儿都得做个好人”的践行者。现在这个孩子進步很大。

注:
[1] 李洪志师父著作:《转法轮》
[2] 李洪志师父著作:《各地讲法十一》〈二零一零年纽约法会讲法〉

(c)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。
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

Advertisement